“十四五”:民企如何开局
日期:2021/3/15  热点关注网  浏览:27034

1.png

“一年之计在于春”,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初,民营企业的一举一动注定备受瞩目。

作为中国经济春江水暖而先知的一个重要群体,民营企业对2021年发展信心如何?有何新的发展规划或投资、经营动向?看好“十四五”规划中的哪些行业机会?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对发展环境有何诉求或建议?如何看待“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否已做好相应的准备?相信很多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都很想知道答案。

带着这些问题,春节前后,《中国民商》记者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发展规模的数十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研和采访。本文我们将遴选一些代表性的企业和企业家,刊发他们的最新动向和精彩观点。

对2021年信心十足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开沃集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接连入选江苏省工商联“民营企业200强”榜单,以及南京市企业联合会、南京市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0年南京市百强企业榜单;2020年10月全新上市的天美ET5,一个半月销售1000台;海外订单取得突破,去年四季度至今共签订各类车辆订单453台,涉及合同金额近3亿元;累计申请专利939项,获得专利授权625项。

“我一直庆幸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保持着十足的信心。”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表示,2021年,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将助力世界经济的复苏。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将奠定中国今后5-10年的发展基础,并形成一波“科技与制造业大潮”,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作为国内领先的县域产业互联网运营商,网库集团2020年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近300个子公司参与到工信部组织的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行动中,帮助大量中小微企业开展产业数字化应用。谈及今年的发展,网库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海波表示,“对2021年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和期待”。

王海波给出了两个关键理由:一是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让一批企业遇到了问题,但也推动了更多的企业进行变革和逐步适应了新的竞争环境;二是疫情推动了数字经济大规模发展,特别是推动了实体产业的数字经济得到大量的应用,所有的产业都有机会得到产业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2020年,分享通信集团的用户总量突破4000万,已位列全球通信运营商第一梯队。过去一年,公司在福建、山东等地设立了大区总部和重点项目;正积极主动进军埃塞俄比亚电信市场。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对2021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持乐观态度。

“从2020年中国GDP数据来看,今年我们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蒋志祥表示,2021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宏观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推动“双循环”来调整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苗在全面普及接种,今年全球疫情有望得到好转。综合来看,2021年中国经济会稳步回升。

作为应急救援消防领域单兵装备智能化细分行业的领头羊,呈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虽然去年上半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依然拿下了不少大单,在多个创新创业比赛中拿到了一等奖,并入选中关村金种子企业。

呈像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黄金生表示,对今年经济发展前景信心十足。“特别是智能制造、基础工业、物联网行业、乡村振兴相关产业,都会有长足的发展,甚至会是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开端。”

黄金生认为,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使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中小企业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国家对基础科技的政策和投入倾斜,让原本“卡脖子”、成本高的很多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近年来,各地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地方政府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通过免除厂房租金、税收返还、给予研发补贴、人才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

河北清河途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的传统企业,2019年前主要客户为海外汽车厂商,疫情后海外市场一度出现沟通不畅、货运中断的情况,2020年主攻国内市场,已经和中国重汽集团、大运集团等国内企业达成合作,形成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外贸易已然形成反弹式增长。

清河途顺董事长顾艳梅表示,由于疫情防控效果出色,途顺的海外订单不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隐隐有供不应求的趋势。现在企业已经满负荷运转,相信对于途顺甚至国内汽配生产领域来说,2021年将是弯道超车的一年。“现在公司国内和海外业务都已相对成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两个轮子使企业摆脱以往‘独轮车’的窘境,2021年清河途顺将会跑得又快又稳。”

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的天津环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其主营业务鲜食粉条海外出口逐渐搁浅。不过,环湖农业迅速把目光从海外市场转移到国内,通过产品升级,先后与四川海底捞、重庆白家、锅圈食汇等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至2020年底已经恢复满负荷生产。

环湖农业总经理李建学表示:“对于食品行业的很多中小企业而言,2020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很多企业倒下了,同时也有很多企业推陈出新逆流而上。疫情是企业的试金石或者催化剂,让民营企业增强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坚持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友乐活集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旗下大姨妈App成功辅助200万用户完成备孕;帮助41个城市人群解决HPV疫苗接种难、约苗难的痛点;与拜耳公司继续扩大合作;荣获权威机构颁发的“2020年最佳创意营销奖”和最佳场景奖。

“随着各国疫苗的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将被攻克,经济复苏是必然发生的一个趋势。”友乐活集团创始人、CEO柴可认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旅游、餐饮等线下服务行业,将在2021年逐步恢复,移动互联网行业也会因为内需的增加和提升,迎来新的挑战和机会。

弧光电影艺术中心专注于国际电影艺术教育、电影未来教育(AI+VR)、青少年戏剧潜能开发等创新性的教育板块。创始人罗旻表示:“去年我们没有取得太多成绩,企业顽强的活了下来,已实属不易,今年的计划是把去年未实现的目标规划追赶上来。”

罗旻表示,当下,整体经济环境处于新旧交替、产业升级、信息迭代的变化和调整周期内,经历过这一周期的锤炼,将促使企业成长的更具生命力和创新力,新诞生的中小企业也将对未来5-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因此,她对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小留出国是一家专注涵盖小中青留学教育服务的成熟机构,海外疫情虽然对其经营业务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得益于中小留学生客户存量,并未对其造成根本性影响。

小留出国CEO刘仁赞表示:“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已经降到最低。这次疫情对于留学教育服务行业是一次较大的考验和筛选,会有相当一部分相关企业难以为继,但是坚持下来的将会获得新的突破。”

当然,并非所有接受采访和调研的民营企业家,对2021年的发展充满信心。一些不愿公开信息的企业家告诉《中国民商》记者,现在很焦虑,压力很大。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变化,让他们有点举手无措。但我们坚信,有着天然创新基因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后一定会重燃信心,在广阔的商海中找到自己的新天地。

加速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

站在牛年的新起跑线上,民营企业有何新的发展规划或投资、经营动向?尤其是“十四五”规划即将发布,它们将对哪些产业情有独钟?

“十四五”规划建议列举了九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并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认为,“每一个行业都有巨大的机会,而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新兴产业。”

但是,开沃集团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将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会盲目跟风介入其他行业。黄宏生表示:“制造业是一场耐力持久的马拉松,虽然在新时代,有很多诱惑,但我们不忘初心,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道上继续前进,深耕细作,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实现我攀登人生‘第二座高峰’的价值追求。”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大浪淘沙,出现两极分化。据黄宏生透露,面对上述分化,开沃集团将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将充分利用创维系的生态、技术、产品优势,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2021年预计实现全年收入 “破百亿”。

“未来,以5G新基建为依托的产业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认为,目前中国已建成开通71.8万个5G基站,约占全球70%。这使得包括数字经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在内的相关领域,有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据蒋志祥透露,“十四五”期间,分享通信将继续加大对5G业务的战略布局,并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增加5G方面的合作共享,提升用户的5G体验和服务。同时,分享通信还将在国内外开展多个试点标杆项目,通过混合计算聚能平台,将5G充分应用在工业、医疗、线上教育、娱乐等领域,打通资源,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网库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海波表示,2021年网库集团将重点推进和各单品领域的头部企业联合开展产业数字化应用,全面助力一批实体企业得到产业大数据的红利。同时将在每个省建设一个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作为各地实体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的加速器。

为何做出如此决策,王海波解释称,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目前实体头部企业急需一批真正开展产业互联网的样板工程,从每个单品打造一个样板能激励更多实体产业开展产业互联网应用;二是中国有大量的互联网产业园,但缺乏以实体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互联网园区,各地必须有自己的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赋能本地实体产业发展。

对于今年两会上将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和未来五年的投资机会,王海波表示,将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和乡村振兴相关全产业链建设投资;二是和实体产业开展数字经济相关的投资。据了解,网库目前正在联合一批实体生产制造企业和种养殖企业,全面共同合作建设单品产业平台。

呈像科技创始人、总经理黄金生认为,未来5年最有前景的产业是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其中,传感器行业有望成为业界黑马。“传感器是物联网的眼睛、鼻子,如果失去传感器,所有的物联网都会成为概念。而传感器恰恰是我国工业的软肋,这种软肋甚至超过了芯片。市场需求的旺盛,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红利。”

呈像科技已经开始布局工业物联网,特别是在应急救援行业救援端,率先布局了智能化物联网空气呼吸器、智能应急救援水带、智能通讯应急灯等产品。据黄金生透露,2021年开年之初,呈像科技拿到了4000万元的预算订单,2021年计划在西北、西南、长三角地区布局三家工厂,在智能应急装备上力争成为独角兽企业,在普通装备上,做到100%国产替代。

之所以如此布局,黄金生解释称,主要是政策引导、营商环境优化、地方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应急行业对高科技产品的旺盛需求,给了他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应急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把科技手段应用到应急救援的场景中,基层单位对政策的落实速度和效率,都使我们充满了信心。”

对于“十四五”,友乐活集团创始人、CEO柴可则十分看好科技创新带来的机会。作为一家移动健康互联网公司,友乐活正在积极关注规划女性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商机,比如针对艰难备孕人群的辅助生殖项目等。

据柴可透露,基于对垂直女性客群的深耕,2021年,友乐活将正式推出国内首家垂直女性广告流量联盟体系“姨吗妙”,并于3月8日开放注册,致力于通过合作共赢,帮助新型、中小型垂直女性媒体解决流量商业化变现中的难点、痛点,做最懂女性的联盟计划。

“线上教育将是留学教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小留出国CEO刘仁赞表示,可靠的海外线上教育可以避免疫情风险,同时又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海外的正规教育、获得海外高等院校的认可,近年内线上留学教育将迎来一段较大的风口期。

据刘仁赞透露,今年小留出国将会把重点放在排名靠前的几所美国中学的线上教育合作中,内挖国内市场,外拓海外资源,争取抢占市场先机。

营商环境等仍待持续优化

3月份,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广大民营企业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对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环境,他们有哪些诉求或建议?

“尽管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很好,但突遭此次疫情之变,不少民营企业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据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了解,主要有“四难”:

一是融资难。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但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依然难以获得充裕资金。地方政府应当在担保、税收、补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获单难。订单是企业生存之本,无订单即无企业。虽然当前疫情总体缓和,但市场复苏依然乏力,对于像汽车、交通行业,尤其如此。

三是留人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民营企业人才的成长环境、福利待遇不如国有企业,保留人才的成本高,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是民营企业的普遍现象,尤其缺少领军型人才。

四是创新难。企业创新需要包括基础科技研究、风险资本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激励机制、发展自由贸易等前提条件的支持,在这些方面,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民营企业还存在很多短板和缺陷。

黄宏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特别是近三年来连续召开多次会议,颁发多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表明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鲜明态度和殷切期望,让民营企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让民营企业家心里倍感温暖、倍受鼓舞。

黄宏生表示,希望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各项政策、法规落地生根,让民营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过去一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很多实体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这其中有大量的民营企业面临着倒闭、并购以及破产等现实问题,所以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及减税降费将会是重要抓手和途径。”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建议。

从整体趋势来看,蒋志祥认为,我们要逐步回归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以前我们出于快速发展的角度,忽略了企业或产业大而不强的共性问题。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毛细血管式”的经营发展,避免一些企业和产业的“野蛮式”生长。

结合分享通信的发展现状,蒋志祥坦言:“目前最困难的并不是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相反,我们会更关注地方政策的扶持,因为我们有很多好的项目,诸如混合计算聚能平台项目、城市合伙人项目等。但目前地方政府在引入项目时,还有很多限制和市场准入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质项目的孕育和发展,降低了这些项目的市场预期收益。”

“网库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来自于内部人才团队的匹配。”网库集团董事长王海波表示,企业永远不缺人才,而是很难将每个人用到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很难根据自己的人才结构制定相应的目标。

从行业来说,王海波认为,“民营企业最大的困难是无法充分利用产业大数据得到信用背书,民营企业必须通过开展产业互联网运营获得数字资产和信用,最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营商环境进一步改进的重点应该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清河途顺董事长顾艳梅表示,除了简化相关不必要审批流程外,如何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有侧重点的定制化服务是很多企业家希望看到的。

结合清河途顺的实际,顾艳梅进一步解释称,2021年国内外订单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如何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融资、协助解决产量提升所导致的厂址拓展扩建审批等问题是当务之急。

黄金生是中关村金种子企业培训班学员,班上42名同学都是民营科技型企业。据他介绍,他和不少同学交流后发现了大家共同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首先是最近两年风投资金活跃度下降了很多,影响了不少企业的融资。因为社会资本更看重企业的快速造血能力和短期盈利能力,对2-3年可能就会有经济效应的模式创新等软性科技行业情有独钟,而对前三年还处在研发阶段的硬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很谨慎,这很大程度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研发热情。

其次,是市场准入和隐性门槛。以呈像科技所处的应急救援行业为例,现在虽然门槛降低了,但是很多相关的行业依然需要隐形的准入,民营企业如果不和国企、央企合作,很难切入一些重大项目和领域。这就把很多成本实际上转嫁给了民营企业,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再次,是行业标准滞后。比如,消防头盔行业现在唯一的标准就是GA44-2015标准,是普通防护类标准。作为高科技产品的智能头盔,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依据,企业只能尽力地向传统产品标准靠,这无形中加大了产品研发难度,拉长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

“对2020年国家的减税、减负、纾困政策很惊喜,也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希望有些政策能够延续。”黄金生表示,比如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宽松信贷政策。中小企业对医保等费用的承担比例,是不是可以适当的下调?政府在招投标、投融资、政策扶持力度上,应该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彻底分开,给所有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

谈及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建设时,友乐活集团创始人、CEO柴可表示,鼓励年轻人创业实干,鼓励企业创新,需要将好的政策落地执行到位,并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开放、法制化的市场环境,让真正创造社会价值、有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得以保护和长线稳定发展。

“当前的民营企业环境和娱乐圈环境有点像,下了很多基础功夫演技扎实的老戏骨,却没戏可拍;而什么都不会、拍戏全程替身出演的流量明星却动辄千万片酬。”柴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直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柴可认为,虽然我国鼓励企业创业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在相关法制体系和政策落实层面依然存在不足,企业付出心血设计并投入商业运作的商标版权,仍存在不能得到及时保护、“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民营企业要坚持自己的初心,不要老想着走捷径。

比起营商环境,环湖农业董事长徐子顺更关注融资。他表示:“我国营商环境在逐步变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年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办事流程精简了、办事效率变高了。其实中小企业最关注的还是融资环境,特别是实体企业,如何尽快获得优质的资金,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绿色发展民企责无旁贷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随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并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其作为2021年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广大民营企业如何看待“碳达峰”和“碳中和”?它们是否已做好相应的准备?

“中国的这个承诺和努力,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黄宏生表示,中国自愿担当,赢得欧盟的认同,消除了美国孤立中国的重大风险。太阳能、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的大幅增长,将大幅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而有机会打破石油美元独霸世界的垄断。这也许是一个现代文明的伟大变迁。中国的绿色产业科技,也许是第一次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开沃集团当然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发展机会。“国家的号召就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据黄宏生透露,开沃集团已制订出了自己的“路线图”。未来5-10年内,将努力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全天候电池PACK技术和一体化电驱总成技术,并在人工智能、5G技术应用、车用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打造“车·家一体”的智能生态产业圈。

“中央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以及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表示,作为一家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分享通信集团希望通过用网络科技的手段,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比如,在氢能源发展领域,与合作方共同打造全球氢能源商用汽车的生态,为2030年“碳达峰”和“碳中和”汇聚力量。

友乐活集团CEO 柴可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碳达峰”和“碳中和”达标是我国履行国家自主贡献承诺、赢得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作为民营企业家更应该首当其冲地积极参与其中。

“环保无小事。”据柴可介绍,无论是友乐活还是他个人,都在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的低碳生活。友乐活一直鼓励员工开窗透气,少用空调;无人区域必须节能,下班随手关闭电脑,并有行政人员进行监督。柴可还将家里的燃油车都换成了电动车,甚至连家中的电动牙刷都换成手柄是可降解的环保牙刷。

环湖农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创新、协作、专注、绿色”的发展理念,在1期厂房建设中引入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把节能减排作为生产前提。公司总经理李建学表示:“绿色发展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前提,特别是对食品企业而言,不仅要做到原材料绿色无污染、加工过程绿色低碳,而且要保证产品绿色健康。”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民营企业并不遥远。”呈像科技总经理黄金生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达标,虽然对呈像科技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考察指标。“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同遵守承诺,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来源:中国民商)

版权所有:法理天下网网络中心|邮箱:zgfzyms@163.com
广播电视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3470)号
北京市公安局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 京网公安备11010602130013号
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2003057号-6